EN

新聞中心

聲明那件事,你想知道的都在這里...
發布日期:2022-09-03

本文轉載自行業媒體報道

 

光熱發電需要營造健康的發展環境——專訪可勝技術董事長金建祥


作為塔式光熱發電頭部企業,浙江可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長期堅持發布其建設的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光熱電站的運行數據,可勝技術的董事長兼總工程師金建祥教授更是在多次行業會議上主動暴露項目建設、運行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自信、公開、透明,已經成為可勝技術鮮明的標簽;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光熱電站不斷創造行業紀錄的運行表現,也讓光熱行業振奮。


而近日,可勝技術與青海中控太陽能發電有限公司聯合發布了的一則聲明【詳見:可勝技術&青海中控太陽能聯合聲明!】,澄清其建設的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光熱電站自投產運行以來,其生產過程從未使用任何天然氣。這則短短數百字的聲明,引起了業內高度關注。為進一步了解相關情況,記者特別采訪了金建祥教授。

 

記者:金老師,最近行業內都在關注可勝技術和青海中控在8月23日發表的那則《聲明》,您能給我們講講這個事情的緣由嗎?

 

金建祥:這個事情是這樣的,其實從去年下半年,也就是在我們陸續公布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光熱電站汽輪機完全整改完成后的運行數據時,就有一些客戶給我們反饋,有人質疑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光熱電站發電量高是因為使用了天然氣補燃。當時聽到這個說法時我們完全沒有在意,只是對相關客戶做了單獨的解釋和澄清。而今年以來,隨著電站運行數據不斷刷新紀錄,特別是8月份我們公布了最近12個月發電量達到設計值的108%后,類似傳言再次出現,這給很多關心光熱發電的人士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試想,如果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光熱電站這個目前唯一達到并超過年度設計發電量的光熱電站運行數據“摻假”,那么各界對整個中國光熱發電行業都將失去信心,這已經不是可勝技術一家企業的事了,所以我們認為這個時候有必要站出來發聲,澄清不實傳言,堅定各界對光熱發電的信心。

 

記者:那么,真實情況到底是怎樣的?

 

金建祥:真實情況我們在《聲明》里已經說得非常清楚了。首先,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光熱電站自投產以來,從未使用任何天然氣補燃;同時,我們在《聲明》里還提供了德令哈市唯一一家天然氣供應商德令哈市正和天然氣有限公司出具的青海中控太陽能發電有限公司自2019年7月底電站移交生產運行以來至今三年的天然氣用量證明,最近三年青海中控全部天然氣用量為11576方,月均用量約321.56方,我想這個數字已經足夠說明問題了。


我在這里還想補充說明一下,對塔式熔鹽儲能光熱電站而言,在技術上其運行過程是完全不需要所謂的天然氣補燃的。我們通過聚光集熱系統,可以將低溫熔鹽加熱到565℃,再用熔鹽與水進行熱交換,產生540℃的蒸汽,進汽輪機做功發電,整個工藝過程沒有任何地方需要用到天然氣;同時在夜間吸熱器及上下鹽管道內的熔鹽全部排空進入熔鹽儲罐,也不需要使用天然氣維持管道內的熔鹽溫度。


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光熱電站的設計單位是西北電力設計院,他們對電站的工藝過程最為清楚;2019年6月份電站也通過了水規總院組織的示范項目驗收測試;2019年10月到2020年3月我們還委托了德國Fitchner公司對電站的運行情況進行了長達六個月的評估;電站自投運以來每年都要接待數十批來自國內外政府部門、設計院、投資方、金融機構、產業鏈企業的領導、專家考察調研,對電站到底有沒有使用天然氣補燃,他們都是最好的見證者。


其實只要稍微算筆賬,就會發現對于塔式光熱電站而言,所謂的“天然氣補燃”在經濟上是不劃算的。我在這里給大家算筆賬,天然氣熱值35.6MJ/m3,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光熱電站上唯一可以燃燒天然氣的設備是一臺7.5MW的化鹽爐(生產廠家:常州能源設備總廠有限公司,型號:RYQ-7500 Q),這是用于投運前首次化鹽的(用于把固態熔鹽融化成液態熔鹽),其平均運行效率是75%,電站年均熱-電轉換效率大概是40%,這樣計算下來,每立方天然氣最多發電2.97度。


而德令哈地區對企業每個月僅提供2萬m3平價天然氣(2.93元/m3),超過2萬m3以上的用氣量按4元/m3結算。這樣算下來,平價天然氣發電成本為每度電0.99元,且每個月僅可發電5.94萬度電,一年也就能發71.3萬度電;市價天然氣發電成本高達每度電1.35元,對于上網電價為1.15元/度的光熱電站而言,每發一度電要虧0.2元。我想這樣的賬誰都可以算清楚,天然氣用得越多,電站虧損也就越多。

 

記者:那么,您認為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傳言?

 

金建祥: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傳言,我們也覺得很費解。我能想到的有幾種可能性。

首先是對于早期槽式光熱電站(如已退役的美國SEGS電站)而言,使用的是導熱油作為傳熱介質,由于導熱油管道系統長達上百公里,在冬季夜間環境溫度較低時,為防止管道內的導熱油因溫度過低而凝固,確實會采用一部分天然氣補燃。但對于塔式電站而言,吸熱器及上下熔鹽管道很短,而且在聚光集熱系統停運時,把熔鹽管道內的熔鹽全部排空,因此無需天然氣補燃。

其次,誤解還有可能源自于青海中控德令哈10MW光熱電站。作為國內第一座10MW級的光熱電站,出于穩妥考慮,該電站2013年投運時使用的是水工質系統,并于2016年升級改造為熔鹽系統。2013年7月投運時,采用水作為吸熱、儲熱裝置,聚光集熱系統直接產生9.8MPa/310℃的飽和蒸汽,并配備飽和蒸汽蓄熱器提供短時間儲能;為匹配10MW汽輪機的設計進氣參數,配置了一臺燃氣過熱器,用于將蒸汽參數提升至8.83MPa/510℃。在汽輪機以額定功率10MW滿負荷發電工況下,吸熱器出口飽和蒸汽焓值(2729MJ)與汽輪機進汽焓值(3413MJ)比例約為4:5,即使用天然氣過熱提供的能量約占總能量的20%。自2016年該電站熔鹽系統投運后,德令哈10MW光熱電站便不再使用天然氣過熱,而是使用高溫熔鹽來過熱飽和蒸汽。而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光熱電站,作為國家光熱發電示范項目中排名第一的項目,我們在申報、設計階段從未考慮使用任何天然氣補燃。

 

真實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們不得而知。也有人告訴我,這可能是有人在故意編造謠言,目的是不正當競爭,我最不愿意相信的就是這種情況。

 

記者:最后您還有沒有需要向光熱同仁說的?

 

金建祥:光熱發電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必然要經歷一段從示范到成熟的發展過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積累經驗,這也正是國家搞光熱發電示范項目的最大目的,如果所有技術都已經成熟了,那也就沒有必要搞示范,直接大規模推廣就可以了。

 

雖然目前國內已投運的光熱電站中,除了我們中控德令哈電站外其他電站都還沒有達到設計發電量,但根據已經公布的發電量情況來看,大部分電站都在逐步實現性能提升。我相信,只要敢于承認不足,不斷改進優化,假以時日一定會達到設計目標的。

 

最近一年我們德令哈50MW光熱電站的運行情況確實不錯,但這也是基于我們在10MW項目交過的大量學費;即便如此,在50MW電站投產的初期,仍然出現了很多新的問題,比如冷鹽泵振動、吸熱器堵管、汽輪機動靜摩擦等問題,有些問題還對發電量造成了不小的影響。電站良好的運行表現固然可喜,但我們更看重的是在解決這些問題過程中所積累的經驗。這些經驗不僅僅屬于可勝技術,也是屬于整個中國光熱發電行業。今天我也借這個機會表個態,如果同行的電站需要用到這些經驗,我們將毫無保留,因為我明白“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的道理。

 

當前光熱發電大發展的機會來之不易,是行業全產業鏈同仁們多年來共同努力的結果,更應該珍惜。在此,我們呼吁全體同仁更多的著眼自身、練好內功,切勿急功近利,共同為中國光熱發電行業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推動中國光熱發電行業的健康發展。

 


欧美熟妇另类久久久久久久,情欲满载在线观看西瓜,亚洲国产精品久久性色AV,太黄一级性游记,国产校花自拍